武人种牡丹

2023-08-31 15:05:54   来源:辛云霞
[摘要] 三伏酷暑天,带作家耿立先生去采访牡丹花农。 对于采访对象,作家有要求:找有故事有个性的人。 有没有故事我不知道,但绝对是个有个性的人。
       三伏酷暑天,带作家耿立先生去采访牡丹花农。


       对于采访对象,作家有要求:找有故事有个性的人。


       有没有故事我不知道,但绝对是个有个性的人。


       早在十年前,我还在民生新闻栏目做制片人。四月花开时节,牡丹花会各样活动如火如荼。其       中一项,评选牡丹花王。


       我带记者去活动现场。花王评出来啦,是一株白如玉晶如雪的牡丹,名字就叫梨花雪。


       待颁奖时,却不见人上台领奖。台下有个知情人叹道:领个奖能耽误多大会功夫,这个李丰坤。


       培育出花王梨花雪的,正是李丰坤。


       第二天我们赶到城东凝香园采访他时,他正在地里侍弄牡丹。


       提到获奖,他鼻子里哼了一声,很不屑地说:种出好牡丹是花农的本分,连棵好牡丹都种不出来,还配做花农?


       梨花雪是传统名品,在菏泽曾几近失传,李丰坤用十几株精品牡丹换回一株梨花雪花芽,精心培育多年,梨花雪名品得以繁衍扩展。


       摄影师冉令杰是李丰坤的老朋友,常去凝香园拍牡丹。


       我央冉老师也带我去,他说:能不能进凝香园拍牡丹,得看老李和你有没有眼缘。他把牡丹看得跟宝贝样,谁蹭坏个枝子就像斩他根胳膊,多有名的人都被他吼得毛包毛。


       我是真的见过老李吼人。


       有一年我去凝香园拍牡丹。一个北京来的女画家,拨开眼前的牡丹枝去拉远处的牡丹花。老李看到了,疾走过去,高声道:你不爱惜牡丹,还画啥牡丹。女画家红了脸,连声道歉。


       老李爱牡丹,一年四季蹲在牡丹田里。他媳妇这样说他:孩子没管过,把牡丹看得比他闺女比他儿都金贵。


       老李有绝活,一是牡丹养的好,二是认品种认得特别准。菏泽牡丹9大色系,10大花型,1280个品种,能摆在老李面前的,没有他认不出来的。


       在认牡丹种牡丹这方面,老李倒是不谦虚,他说:花开时认得牡丹没啥了不起,冬天成了枯枝还能叫得出名那才叫本事。

…………


       老李家就在牡丹办事处李集,和曹州牡丹园西北门正对。


我和耿立老师赶到他家时,他正拿了草帽准备出门。


我问:李老师,这么热的天,你还到地里去?


       老李说:可不是,牡丹地里的草该拔啦,我正准备出门嘞。


       看我疑惑,老李解释:牡丹地里不能用除草剂,对牡丹有伤害。拔草虽然费事,但安心。


       坐在沙发上,老李不聊牡丹扯闲篇。说:我敬佩文化人,只恨自己文化浅。又说:我爱看书,爱看鲁迅的文章,《热风》、《坟》、《华盖集》,我买了他不少杂文集。


       老李爱看鲁迅,这是我认识他十年来第一次知道。他说他也热《水浒》,水浒英雄个个有一手。


       老李热《水浒》我不奇怪,知道他是武行出身,从小练梅花拳,又在部队当过十二年的兵。


       今年春天,在凝香园,牡丹花丛边,一时兴起,老李打了趟梅花拳。六十出头了,却是虎虎生风,与那个经常塌着背不修边幅的老花农简直判若两人。


       就是这样的一个武人糙汉,却种出最美的牡丹花。


       撇开梨花雪不说,老李管理的凝香园里,好牡丹得有上百种。


       早些年,洛阳人热和老李打交道,买走他很多好牡丹。后来忽然醒悟,老李说,好牡丹得留在菏泽,有些花,给再多的钱也不能卖。


       如今,老李又在附近的两个乡镇扩了地,一心一意种牡丹。


       当然,老李也更忙啦,用他自己的话说,除了大年初一不下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少说也得三百六十天摩挲着牡丹。


       我问他:李老师,你家孩子也跟着你种牡丹吗?


       老李说:年轻人哪吃得下这种苦。又说:儿子倒是知道牡丹是发家的富贵花,常在网上直播卖牡丹。


       我说:好的呀,比你会做生意,人家知道网上卖花。


       老李笑啦,说:他不种花光卖花,卖了花他自己花,哪里找这种好事去。经常卖到半夜嘞,有这劲头子,菏泽牡丹传得远啦。


图片


作家耿立与花农李丰坤

图片


都是爱花人
图片


在李丰坤的牡丹地里


文章关键词: 牡丹 种牡丹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热门图片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