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94岁老兵王章法:曾带着四斤炒面走上抗美援朝战场!

2023-08-01 10:29:10   来源:
[摘要] 他14岁参加革命,参加过大杨湖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抗美援朝战争,历经九死一生。

他14岁参加革命,参加过大杨湖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抗美援朝战争,历经九死一生。在淮海战场,一枚炸弹崩裂石头,砸在了他的左腿上;横渡长江时,他乘坐的竹筏被敌人炸烂,靠一根断裂的竹竿捡回了一条命;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带着四斤炒面和两个压缩饼干走上战场。残酷的战斗岁月,给他的脸部、头部、腿部、背部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他就是94岁的“老革命”王章法。7月31日,记者走进菏泽鲁西新区马岭岗镇三教堂村,对他进行了采访。



王章法动情回忆战斗往事

淮海战役被石头砸中
“哎呦,太惨了,伤亡太严重了!”回忆起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幕一幕,94岁的王章法感慨万千,给人以往事不堪回首的感觉。7月31日,记者走进菏泽鲁西新区马岭岗镇三教堂村,采访了14岁参加革命的王章法。
“我14岁参加革命,因年龄太小被安排在原南华县当通讯员。”王章法回忆,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在随后发生的大杨湖战役中,王章法作为县大队的一员参加了战斗。大杨湖战役结束后,他所在部队被整编到第二野战军十兵团,跟随部队攻打开封、大别山、六安等。
“淮海战役时,我们所在的部队负责打援,战斗进行了三四天,双方伤亡都非常大。”王章法回忆,“激烈的战斗中,一枚炸弹将石头炸裂,随后一块石头砸在我的左腿、左脚上,给我留下了终身残疾。”他随后脱掉鞋袜让记者观看他的左脚,其左脚大拇趾折叠在其他脚趾上,他说战争年代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便留下了终身残疾。
淮海战役刚结束,王章法所在部队便投入到渡江战役的准备工作中。“我们天天到山上砍竹竿,25根竹竿捆绑成一只竹筏。”王章法回忆,“我和战友们撑着竹筏天天在水里练习。”大家练习如何在战斗中撑竹筏,练习如何在漂泊不定的竹筏上瞄准、开火、杀伤敌人。
一根竹竿救了一条命
“我们撑着竹筏在水上练习一段时间后,渡江战役开始,我们用水把被子浸透,蒙在船头挡子弹。”王章法回忆。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自1949年4月21日起渡江,到6月2日解放崇明岛,渡江战役历时42天,根据战役实施纲要,我军一举突破国民党宣称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歼敌43万余人,占领了国民党老巢南京,解放了长江以南多个地区,为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条件,也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
“横渡长江时,战斗进行得也很激烈,敌人的炮弹不断地落在我们的身边。”王章法感慨万千,“一枚炮弹落在我们的竹筏上,将竹筏炸烂,所有人都落在了水里,我们六个人抱着断裂的竹竿在长江中随波逐流。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我们漂到了一个阵地上,大家一开始都以为是国民党的阵地,心想这些完了。”出乎所以人意料的是,王章法等六人漂到了三野的阵地上。“同志们让我们换了干净的衣服,然后把我们送回自己的阵地。”回忆当年经历,王章法眼含泪水。
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后,王章法所在的第二野战军开始了解放大西南的战斗。“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广西、云南,他们在前面跑,我们在后面追,那时候的衣服整天没干过,一直都汗津津的。”王章法回忆,中间经历了多次战斗。
炒面加雪,保家卫国
西南、华南解放后,王章法所在部队到河北邢台整编,然后调到辽宁安东(今丹东)备战抗美援朝战争。“我们换下解放军军装,穿上朝鲜人民军军装,当时抗美援朝战争还处于保密阶段,不让说出国作战、抗美援朝。”王章法回忆,“记得当时一个连队来了两个朝鲜翻译。我们都换上苏联装备,我使用的是连发50发子弹的转盘枪。”
“我们是在夜里渡过鸭绿江的,那时候桥梁已经被‘联合国军’的飞机炸坏了。”王章法回忆,“夜晚的时候,敌军的照明弹非常明,几枚照明弹升空,夜晚就变得像白昼一样,我们就加快行军步伐。每个人在半山腰找个地方,往那一藏就不动了,等敌人的飞机走远了,我们接着行军。”
“我是带着四斤炒面和两个压缩饼干上的战场。”王章法回忆,“抗美援朝战争时,由于后勤补给跟不上,我们常常吃一口炒面再吃一口雪,那种滋味我永远忘不了。”

王章法翻阅记录他革命事迹的纪念册

“三人战斗小组”炸掉敌人碉堡
“有一次执行穿插任务,遇到了非常大的危险。”王章法回忆,“六点多钟我们在防空洞吃完东西,带上水、手雷、转盘枪向前穿插。草非常高,我们先把敌人的铁丝网绞断。”
“敌人发现我们后,迅速打响了机枪。我们小组的负责人刘组长比我年龄大,富有战斗经验,他让我们趴下来,在敌人火力下匍匐前进。”王章法说,“那天换了三拨人,也没有把敌人的碉堡打掉。又等了一天多,兄弟部门支援我们,集中火力把碉堡打掉。后来才知道,守碉堡的是三个国家的人,除了美国人,还有加拿大人。”
有一次,王章法执行搬运炸药的任务,被敌人的炸弹炸伤,他在后方医院住了六天,随后又返回部队作战。“敌军十几架飞机扔炸弹,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伤亡。”王章法回忆。

中国人都是会钻地的“神仙”
“后来,抗美援朝战争打打谈谈,我们也和阵地上的‘联合国军’对话。他们说你们中国人都是会钻地的‘神,我们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你们俘虏了。这说明我们的战斗力征服了敌人。”
谈判桌上在谈判,战场上战斗还在继续。上甘岭战役进行时,我们就在上甘岭东边,对敌人发动了几次进攻,他们集中兵力把守,我们没有打下来。“最后我们利用苏联的喀秋莎发动进攻,喀秋莎一排就是32枚炸弹,威力很大。”王章法回忆,“喀秋莎一波攻击,我们往前打300米到500米,随后再一轮攻击,我们再往前打。”
“后来双方的阵地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后勤给养和军火也可以运上去了,我们的作战条件也好多了。”王章法说。
1953年,王章法退伍,残酷的战斗岁月,给他的脸部、头部、腿部、背部留下了永恒的“印记”。“目前我每天出去遛遛弯,锻炼锻炼身体,我现在很满足,感觉生活在现在的社会很幸福。”王章法说。
红色故事是最生动的教材,每一位军人都是一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王章法唱起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英勇豪迈,威武雄壮。岁月在他的眼角刻下一道道深深的痕迹,但他的眼神却一如既往的坚定,充满着必胜信念。

来源:牡丹晚报



文章关键词: 抗美援朝 红色故事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热门图片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