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林交会】菏泽:持续强链延链补链 推动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

2023-09-18 10:19:33   来源:
[摘要] 近年来,菏泽市依托“中国林产品交易会”这一金字招牌,利用自身丰富的林木资源和产业优势,持续强链延链补链,全力推进木材加工产业提档升级,有效推动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

       菏泽广电网讯   近年来,菏泽市依托“中国林产品交易会”这一金字招牌,利用自身丰富的林木资源和产业优势,持续强链延链补链,全力推进木材加工产业提档升级,有效推动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

       作为全国重要的人造板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桐木加工出口创汇基地, 曹县庄寨镇一直有“板材之都”的荣誉称号。菏泽茂盛木业有限公司是当地木材加工产业的代表,企业一直在持续强链延链补链中处于领先位置。

       菏泽茂盛木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国亮:“大概投资3.5亿元新建一条连续平压式生产线,这条线投产后, 相对之前的传统的压机,生产效率提高了将近1.5倍, 原来一条线能年产10万立方米刨花板,现在年产达到30万立方米,并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压机那种间歇式生产的状态。”

       张国亮提到的这条生产线,是他们从德国引进迪芬巴赫连续平压式生产线,生产工艺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当地政府为推动林木产业提档升级,高起点在庄寨镇规划了4个产业园, 促进林木产业从高能耗向低能耗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度,抢占发展的快车道, 实现集群的转型升级。

       曹县庄寨镇党委书记李志耀:“全镇有各类企业1400余家,个体工商户4000余户,现在年木材加工量1500万立方米,板材产量约占全国的20%,桐木制品出口量占全国同类木制品出口量的70%。”

       在中国林产品交易会的影响和带动下,牡丹区的林产业名片从原材料产品到各类林产品精深加工,林产品产业链不断拉长、壮大,林产品加工业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山东大山红木有限公司,员工正在准备今年的林交会特装展,这也是大山红木第18次在林交会上参展。

       山东大山红木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宝山:“通过林交会,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和了解我们的产品,同时也很成交了很大的一个业务量, 这一次准备得也很充分,从产品、品类到企业文化,到家具文化,还有33种榫卯工艺,展现传统工艺,弘扬家具文化。”

       目前,牡丹区 已形成以胡集、沙土为中心的杨木刨皮加工业、以大黄集为中心的杨桐木拼板和木柄加工业、以高庄大山红木、黄堽匠工木雕为中心的特色加工产业等三大林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全区 现有林产品加工企业8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66家,省、市级林业龙头企业30家,加工能力180万立方米,年产值超70亿元,林业产业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也放大了会展效应。

       近年来,菏泽市以林交会为平台,以重大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围绕“千亿级林木产业”做足文章,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高附加值的龙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形成了一个个极富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有力促进了全市林木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赵化林)


文章关键词: 林交会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热门图片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