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知不觉,又到了团团圆圆的中秋节。说起中秋节,每家每户的饭桌上一定少不了的传统食物就是月饼啦。
如今各种各样的月饼层出不穷,什么桃山月饼、水晶月饼、冰皮月饼……但作为传统月饼当中的代表----五仁月饼,很多人认为是新式月饼比不了的味道。其中菏泽老纱厂五仁月饼最广为人知,它凝聚了三代人的回忆。
没错!本期菏泽人的一天,就让我们跟着主人公赵鲁川一起了解香喷喷的五仁月饼是怎么做成的吧。
个人简介
赵鲁川:50岁
老纱厂月饼创始人
一进到制作五仁月饼馅的工作间,我们就被丰富多样的各种原料吸引了,说是五仁月饼,可这原料里用的可不止五种。赵鲁川告诉我们,1988年,他刚开始做五仁月饼的时候,原料还只是杏仁、瓜子仁、南瓜仁、核桃仁,后来随着生活条件提高了,原料也慢慢的经过升级改良,现在增加了腰果、美国蔓越莓、松子、西瓜子、葡萄干等。
各种果仁经过挑选、烤制、打碎处理成馅,但因为打碎的果仁很散,所以要经过工人手工进行捏制成团。再送到隔壁工作间包制。
在各司其职、井然有序的工作间我们看到,月饼的整个制作过程已经形成了半机械化,包括和月饼皮、成面团、压花成型都是利用机器,效率非常的高。但团馅和包制这些流程,还是需要人工来进行的,这些正是五仁月饼中老味道的体现。
压好花的月饼刷上一层薄薄的油,送到烤箱里进行烤制。月饼甜香的味道便渐渐弥漫开来。烤制好的月饼皮薄酥脆,散发着各种原料结合在一起的浓香,吃起来松酥利口、绵软细腻。
采访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从一大早开门,前来购买月饼的顾客就络绎不绝。因为城市发展修路拆迁,这家店面所在的位置并不是很显眼和便利,可还是有很多忠诚的老顾客和慕名而来的新顾客前来购买,对于这一点赵鲁川非常的心存感激,他说为了不辜负这么多顾客的信任,所有选用的原料一定是最好的。
万里无云,晴空相伴,山东女子学院“爱之翼”志愿服务团成员整装待发,跟随着第一书记陈涛的脚步,与书记一同度过了难忘的一天,陈书记奔波忙碌的背影和句句不离乡村发展的话语给志愿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